对话黄燕:我们越灵活,就越能应对变化|星级员工特辑
这是一份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工作,无论是蛋糕、饼干、面包还是甜品,不断探索不同的配方和技巧,在每一块糕点上倾入心血,通过巧妙地调配原料、熟练地操作烤箱,让这些西点在你手中有了无数种可能。黄女士擅长用色彩和造型为顾客创造惊喜,在二季度菜品创新中制作出了许多美味诱人的西点,让享用者味蕾沦陷。
1.为何选择从事西点工作呢?从事这个行业至今多久了?觉得这个行业最需要具备的能力有哪些?
我之前零零散散做了蛮多行业,最开始选择厨房工作是因为觉得我这个人性格不是特别好,在后厨工作可以不用跟太多人接触可能会适合我一些,尝试往后厨转的时候第一时间就选择了西点,主要是觉得西点可能会适合女孩子一点,相对轻松一点点。
从2014年我接触西点岗位开始,边学边做,今年刚好第十年。说实话我一开始其实并不喜欢,但后来慢慢发现在制作西点的过程中能够收获成就感,所以越做越慢慢的喜欢上它了。未入职前我在门店工作时不像现在做这么丰富的品类,主要负责生日蛋糕,有时候客人大概描述一下他想要什么样子的,我根据他的描述,做出来拿到顾客面前后人家一惊,通过表情能看得出他还蛮开心的,这个时候会非常有成就感。
咱们这边是自助餐的档口,最需要具备的是对客能力,比如你一定要熟悉产品口味,虽然有菜牌展示,但是顾客询问后,我们还是要能快速回应、耐心介绍;有些客人会问“你这个是今天现做的吗?新鲜吗?”其实尤其是西点,它很多东西的制作过程摆在那里,需要时间,我们需要每天计划好自己的工作安排,并且如果客人对此询问,我会告诉她:“产品本身需要冷藏,才能更好的呈现在您面前,我们是提前一天做好,如果是今天现做您是吃不成的哦,这个是产品属性,希望您理解。”有时也会引导客人思考类似情况便于理解,像大家去蛋糕店购物正常情况西点都是放在冷藏柜中展现的。
在我们这边也格外需要耐心,要跟顾客有更多的交流,而不只是和同事交流,特别是在面对小朋友时需要超级超级多的耐心,很多小孩子还没有餐台高,又喜欢甜品这些,他们如果拿撒了、拿掉了,你也不能去责怪他们,你只能温柔地告诉他:“我帮你取吧,你想吃哪些呀?”我们这边真的是特别需要有很大的耐心来迎接这些小小的顾客。
2.西点想要做到美观、平整、味道适中,非常考验各个制作细节精准度的把控,常常失之毫厘差之千里,在这个过程中你是怎么不断提升自己的产品制作能力的呢?
西点这块其实要求个人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。比如说选品要选能批量生产、易于保存、便于高峰期出餐、卖相精致小巧口味也好的品类;也比较考验耐心,需要你刚好掌握它的状态,包括切的时候你的刀有没有拿好、拿稳,切的歪七扭八肯定就会影响美观;像蛋糕这类就需要更多的审美功底,需要多看同行的产品图多研究,另外各类产品都有非常精确的配方,做的时间长了后要牢记在心中。我们这类后厨岗位就是要明白众口难调,要多思考,比如是说丰富口味,或者是用好夹心为顾客带来不同的口感等等,这些方面都能帮助我们提升产品制作能力。
3.你是如何不断坚持做产品的创新及口味的调整呢?是怎么寻找创新灵感的?
我觉得自己比较慢热,对西点师岗位的热爱并不明显,更多的是觉得每个人都需要有能坚持下去的事情,既然已经选择了它,它即是工作又是生活,就应该把它做好,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想法。也可能我做了这么久之后,坚持创新和随手学习已经成为我的生活习惯了。
创新的话需要我们多多学习。除了参加专业培训,大家一起工作时每个人都会有闪光点,可以互相学习,和同行多交流,如果都是在一个城市,能交流学习的比较有限,平时我们也可以在各个平台多看看,拓宽视野,比如说抖音、小红书等。切块西点我也会看淘宝上冷链直发西点的图片,我们可以尝试对照着做出在新鲜度方面更优秀的产品。怎么说呢,一个行业做的时间长了就会要求你不断去实践吧,你要展现基本的美感,不要出现特别混乱突兀的搭配,除了持续学习,想要做出新产品还要会灵活运用,不能太死板。
4.俗话说“众口难调”,你是怎么协调好顾客对味道和口感的不同需求呢?
这也是我前面提到过的,我们要有不同的口味,产品太单一了就满足不了顾客的愿望,比如说现在有树莓味、蓝莓味、芒果味······它们各自的甜度也会不同。像蛋糕这类产品的层次也可以改变味道,比如说夹心、淋面、配料等。制作工艺也会影响口感,比如说慕斯蛋糕有冷冻成型的,也有烘烤类的,这种就属于不同工艺可以创作出不同的味道和口感。
在后厨的工作中,产品是需要不断创新的,它是只要有顾客来品尝就会不断自然发生的事件。通过研发创新、厨技学习、菜品变化,我们都有机会在个人和职业发展上实现新的成长。通过接受并对变化持开放态度,我们可以更轻松地应对变化,体悟到其积极的一面。正如黄女士所提到的:“人本来就会在不停的改变,只是看你有没有发现各种变化而已。”在创新和变化中共同成长、发展,为顾客带来更好的体验,这永远是太极泉人的共同目标。